陵城区:旋松一体化小麦测产亩均增产10%

□通讯员王书胜 陶蕾蕾报道

德州新闻网讯 “现在这边的小麦长势是明显不错的,小麦径粗、株高、绿色叶片较多,现场测产结果增产达10%。 ”6月10日,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彭新华,对我区宋家镇1000亩旋松一体化示范基地进行测产验收。

该基地是山东省首个成规模的旋松一体化示范基地,有旋松一体化灌溉示范田、传统种植灌溉示范田、旋松一体化不灌溉示范田、传统种植!不灌溉示范田。采用旋松一体化技术的示范田,超深耕深松不乱土层且一次性完成整地任务,增产、提质、节水等特点比较明显。“平常小麦过了年以后要浇两遍水,清明浇一遍,小满之前浇一遍,今年应用新技术后只浇了一遍水,降低了成本,而且产量比周边其他地块的要高出一大截。 ”宋家镇旋松一体化示范基地农民李学松高兴地说。

作为山东省省级创业乡镇,宋家镇在推广新技术过程中,做了两个兜底。在旋耕上,比如传统的旋耕是一亩地60块钱,应用新技术一亩地需要120块钱,超过60块钱的部分,政府来给兜底,不让老百姓多花一分钱。在产量上,假如说传统种植一亩地产量最低标准为1000斤,应用新技术一亩地的产量达800斤,政府按当地的市场价格核算200斤的差价,兜底补贴给老百姓,这样就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。“接下来,我们宋家镇将做好宣传培训,把产量、技术优势讲给老百姓,增强大家参与信心,争取将旋松一体化技术在3000多亩地上全面推广,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。 ”宋家镇党委副书记孟庆玉说。

今年,我区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加大土地流转、规模经营工作力度,积极与大中专院校、科研院所对接,引进农业先进技术、科技人才,实施农业良种良方,提升农业生产能力。当前,全区98.43万亩小麦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、穗粒数、千粒重均较往年有所增长,预计小麦收成好于往年。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