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家镇打造精品党课赋能乡村振兴

探索“党建+”培训机制,把党员教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实现培训与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深度融合——

□通讯员田楠楠报道

德州新闻网讯 “目前,国家重点推荐的模式,也是效益最好的模式是4:2模式,4行大豆,行距40cm,玉米2行,行距40cm,大豆和玉米之间的距离65cm。”近日,宋家镇在镇级党校举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专题党课,邀请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德州试验站站长、市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、推广研究员高凤菊前来授课,为村党支部书记、种粮大户、种粮合作社负责人讲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,增强农户种植的信心和热情,落实好大豆油料生产工作。

在宋家镇,像这样由镇党委牵头开展的“党建+业务培训”类党课,因时因需常态化开展。 2021年,为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,宋家镇党委在全面提升镇级党校的基础上,根据村庄位置区域,同步打造了9所村级党校,实现对全镇96个党支部党员教育全覆盖。党校建好后,为避免党校闲置,该镇依托镇村党校阵地资源,探索“党建+”培训机制,把党员教育与农村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实现培训与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做到思想上及时“充电”,工作上赋能提升,为乡村振兴添翼赋能。

“开好农村党课,关键在党校讲什么、怎么讲。 ”宋家镇党校总校长邱桂先介绍说,相比于以往上级要求什么就讲什么,现在党课主要以需求引导供给,开设有特色种植、农田管理、畜牧养殖、农村电商等实用业务培训,采取“农民点单、政府买单”方式,由基层群众自主选学参训内容,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、靶向治疗,充分调动农民的参训积极性。同时,根据基层群众实际,突出现场互动式教学,采取“错时错峰”“农闲开班”等方式,把教学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、生产一线,让群众进得来、留得住。

“听着党课了解了当前农业政策,学习到了实用技术,让我们庄户人家能真正参与到政策落实上,非常实用。”宋家镇后楼村种粮大户李连勇是镇党校的“常客”,通过参训,他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,对于土里刨食“心里更有底气”。

一年来,宋家镇党校实现了教育培训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发展转变:培训规划从碎片化转向系统化,培训理念从虚对虚转向实打实,培训方式从课堂学转向现场教,培训整体效果大幅提升。

党校姓党,宋家镇在全力打造靶向党课的同时,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、强化党的意识、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培训全过程。培训注重党建引领,上党课、讲党话、跟党走,把培训对象聚焦有发展潜力、有创业基础的农村党员和青年农民,并及时将优秀年轻后备干部、致富带头人等人才培养成党员,把党员培养成村党组织成员,为振兴乡村发展储备人才。

宋家镇马桥村种粮大户于增柱2017年流转土地470亩,成立了义旺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粮食种植,自参加镇村党校举办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后,开始尝试蔬菜种植,搞无人机飞防,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,他从一开始的单纯粮食种植到现在的高效特色种植,从普通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,他的合作社也被评为省级示范社,2021年,他自身也当选为马桥村党支部书记。

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、人才支撑。”宋家镇党委书记邱桂先说,通过参加培训,农民系统掌握了种植、养殖等实用技术,赚钱本领更强了,党员形象得到明显提升,党员主动示范带头,主动参与村级事务,主动结对帮扶,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强了。

截至目前,宋家镇镇村党校已开展村“两委”成员和在家党员系统教育培训2轮,开展“党建+”各类业务课堂36场次,培训干部群众达5000多人次,参训学员中有33名加入了党组织,23名优秀青年进入村“两委”班子,迅速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、带头人,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