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陵:老旧小区改造一新 告别“窝”居搬上楼

上世纪60年代的乐陵城区

丽景花苑小区一角。如今的乐陵,越来越多的居民搬进了优美舒适的社区。 记者钟伟摄

搬入新居的耿家村村民在包饺子。 记者钟伟摄

□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郝坤张潮

对很多人来说,住房不仅仅是容身之所,更是家的象征。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从低矮平房到高楼大厦……我市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和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房屋的功能从最基本的遮风避雨栖身之所,到安居乐业的支撑点,再到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点——住房的变迁,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市居民幸福生活前进的脚印。

从村庄到社区居住环境大变样

两年前,由于城市发展,市中街道文庙片区村民孙国庆家面临拆迁。当时他就断定:政府会将这些黄金地段开发,然后再选择一处相对偏僻的地方为他们建设棚改房。

孙国庆的理由“很充分”:文庙片区是乐陵市区的黄金地段,位于枣城南大街以西、阜平路以北,具有成熟的配套设施——学校、医院、商场、文化景点、新建的儿童乐园环绕四周。德州、滨州、乐陵乃至河北的20多家开发商都盯着这块地,有的开发商开出了2016年乐陵土地最高价——每亩120万元,对政府来说这是笔大收入。

然而,市委、市政府作出的决定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:“地王”不建商品房,全部作为棚改用地。 2017年7月,包括文庙、井家三期在内的城区6处棚户区改造项目集中破土动工。如今,2017年棚改项目已有47栋单体楼封顶,投资29亿元的2018年棚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,一座座“民生地标”拔地而起。

为做好棚改工作,我市不光拿出黄金地段,还打出了一套给力的组合拳。拿出最好的政策——免配套费、免部分税收等;选用最好的施工队伍——通过发布公告、资格预审、施工总承包招标等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程序,最终由中建三局和中建五局2家央企中标。

除了黄金地段让给棚改,与棚改安置房同步,我市积极打造安居环境:投入10亿元,利用3条穿城而过的河道、5个城区水面、12片枣林,全面实施“3512”工程,在500多亩城区黄金地段为市民建起12处生态公园,使市民出门500米便能见到公园绿地,真正形成“5分钟公园休闲圈”。

不光靠近城市的村民住得好了,远离城市村民的居住质量也在不断提升。近年来,我市积极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,投资3.8亿元,在铁营镇、郑店镇、杨安镇的24个村庄实施了乡村振兴宜居工程示范项目,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乡村面貌,提升居民生活品质。项目计划2019年底建成入住,建成后,总建筑面积可达38万平方米,新增增减挂钩指标2785亩,安置村民3000户。

不仅如此,为改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,我市还投资400余万元对开元小区、市中街道、劳动局家属楼、工会家属楼、希森开发楼5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,改造项目包括铺设路面、外墙粉刷、楼顶防水等。在改造方案设计之初,我市提出“自己的家园自己定”,市房管中心联合市中街道走家入户,还在社区召开居民议事协商会,充分征求居民意见,并在此基础上邀请专业人员从专业角度进行规划。

随着越来越多老旧小区改造一新、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村庄搬进社区,大伙儿都感慨:“这居住环境越来越好,可谓是‘样子’‘里子’大变样了。 ”

从“上楼”到融入日子有盼头

6月28日,见到耿家村党支部书记耿明生的时候,他家里正忙着包饺子。漂亮的落地窗,收拾整齐的绿萝,倒映着人影的地板砖仿佛在展示着房间主人生活的精神劲儿。谈起“上楼”的生活,这位60岁的老支书忍不住感慨起了过去的日子,“小时候,住的是泥坯房。那时候真没敢想有一天还能搬上楼来住,还住得这么好。 ”他说,那时候的居住条件和现在比,简直就是“窝”和房的区别。

耿明生回忆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初期,农村人的居住条件基本相似,环境也比较差,基本都是土坯房,一个百余平方米的院子,正房3间,条件好的院子左右两边会各盖几间偏房,不过偏房都不大,基本都是几平方米的样子,很多用来堆杂物、养牲口。常常人住的房子和牲口住的地方紧挨着,一到夏天院子里的味道别提了。“都不敢开窗户,蚊子苍蝇多,也熏得很。 ”

耿家村有500多户,共计1000余人,如今已经全部搬进了丽景花苑小区。让耿明生感到高兴的,不光是“上楼”后居住环境的变化,还有生活水平的提升,让很多村民在“上楼”后迅速融入了“新”城市居民的生活中:社区外,商超、餐饮、金融网点的进驻,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;社区里,居委会、文体中心、卫生服务中心的启用,贴近了村民的日常需求;闲暇时,唱歌、跳舞、健康讲座等文体活动的开展,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;楼下小广场上,各种运动器材,见证着村民们的快乐时光。

住上楼了,不用种地了,找工作却不是太难的事儿。我市按照“科技引领、产业集聚、绿色循环、宜居宜业”的发展定位,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,全力推进“四中心一基地”建设,即:工业经济发展中心、科技创新创业中心、滨河商住中心、文化医疗教育副中心、高科技农业规模化示范基地,着力打造千亿级化工园区,建设宜居宜业产业新城,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各种培训,掌握一门技术,走进工厂,成了产业工人。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