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镇张耀龙村为白事定标准 不披麻戴孝不雇吹鼓手

□通讯员王书胜报道

德州新闻网讯 8月11日,滋镇张耀龙村80岁的宫秀英因心衰不幸离世,老人的儿女和其他亲属都没穿孝服不戴孝帽,仅在手臂上佩戴黑纱致哀。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悉数到场帮忙操办,酒席每桌不超170元,烟每盒5元,酒一瓶低于10元,同时严格疫情防控措施,减少人员聚集。“丧事从简但哀思不减。我们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定好规矩,统一规划公墓,取消棺木、不穿孝服、不雇吹鼓手,号召大家厚养薄葬,这一规矩坚持了50年。 ”张耀龙村党支部书记张本亭介绍,村里专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由有威望、有影响、责任心强的党员和村民组成,带头遵守村规民约,坚持节俭理事,反对大操大办。

张耀龙村是个有着近2000人的大村,在白事办理上也曾兴起过攀比之风,选坟墓看风水,东一个西一个,几乎每片耕地里都有。1972年,当时的村支书张志林提出要统一规划公墓,推行火化、取消棺木、不穿孝服、不雇吹鼓手等系列移风易俗制度。

立规矩易,守规矩难。当时村里没有成立红白理事会,村干部就把各大家族管事的人召集到一起,要求他们自己带头遵守的同时还得约束族人,规矩渐渐就坚持下来。

2012年,由7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正式成立。“在守规矩上,咱村干部给带了个好头,自己严格遵守,坚决不搞特权,村民都很信服。 ”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张洪胜认为,简办红白事的规矩之所以能长期坚持,村干部带头遵守很关键。

前年,张本亭的哥哥去世,不但一切从简,而且还带头取消了在家门口烧纸钱车马的习俗。自他带头后,村民们也都纷纷效仿。村党支部委员张以凤的婶子、奶奶先后去世,依规定墓地该按顺序排,一上一下。但张以凤的叔叔认为辈分大的理应居上位,便提出让张以凤跟村里做工作调换墓地。“这制度咱们村实行多年了,我是村干部,更不能坏了规矩。 ”张以凤断然拒绝,耐心说服了叔叔。“在我们村,村干部带头、红白理事会倡导,这些年没有一名村民坏了规矩,简办红白事渐渐成了习惯。 ”张本亭说,移风易俗的推进,也营造了文明和谐村风,连续50年村民零上访、无入刑。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