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致敬新时代见证陵城变迁”系列访谈力量源泉

□记者 刘静

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。 40年来,我们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,把方向谋大局,定政策促发展,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全方位、历史性的成就。伴随40年波澜壮阔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,党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、不断创新,它来源于实践也推动着实践,同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,构成了40年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。

40年来陵城在破与立的变革中,冲破观念的束缚、突破固化的藩篱,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:整党工作、“三讲”教育、农村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学习教育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、创先争优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、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、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……在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、求真务实中,党建始终紧密结合城市发展进程和时代要求,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推动陵城改革发展。

记者:杜部长,您作为资历20年的组织干部,可以说一说改革开放,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建在引领陵城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?

杜传滨(区委组织部副部长、区直机关工委书记):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。 40年来,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,党的建设也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。感受最深的就是党建的保障作用在不断强化。十八大以来,党在制度建设、政治生活、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越来越规范。近几年,我区也围绕强化党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,在农村、城市、机关、“两新”党建中开展了一些创新性工作。结合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建“全面过硬、全面进步”的新要求,我们组织部门统筹化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,以党建凝聚发展合力,引领全区党员干部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前进。

记者:党员是党建的主体,我区在党员教育管理以及引领改革发展的能力提升上是如何创新的?

杜传滨:党员的教育管理确实在党建支持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让党员成为群众中的思想支柱、发展标杆,群众就会学有榜样、做有目标。组织部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一直未放松,特别是2014年以来逐步加强。我们创新开展了共产党员“六在前”活动,全区党员对照“六在前”标准,亮明身份、公开承诺,自觉做到维护核心走在前、党纪国法守在前、提升素质学在前、品行端正做在前、日常工作干在前、危急时刻冲在前。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制度,把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作为党员活动日,以党支部为单位,组织党员开展“三会一课”、组织生活会、民主评议党员等规定动作,落实党员志愿服务、结对帮扶等自选动作,让党员在更加规范的党组织活动中不断增强党性修养。每年列支100万的培训经费,将村和城市社区“两委”成员轮训一遍;从2014年开始举办“巡回党校”,让党员干部的思想、认识、眼界与时代同步,不断增强凝聚共识、谋求发展的能力。

记者:农村直接接触百姓,也是基层党建的“末梢神经”,地位重要,在农村党组织建设管理及带动农村变革中有哪些创新与亮点?

杜传滨:村“两委”是农村发展的“领头雁”“主心骨”,党员群众的心齐了,发展合力就容易凝聚。目前,全区有968个社区(村),包括5个城市社区,2个农村社区,961个村。共有1838个基层党组织,其中党委27个,党工委3个,党总支263个,党支部1545个。党员23844名,其中,农村党员12513名。我们健全完善了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,实现全区全覆盖,让党员办公有场地、活动有去处。深化农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,实行“党支部评星定级”,严格待遇报酬落实,党组织书记补贴报酬由2011年的人均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2.68万元,村主职干部增加到现在的人均5700元,并按照8.5%的比例建立正常增长机制,提高了农村党组织岗位吸引力,让“两委”成员腾出更多精力谋发展。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总结推广资源开发、土地流转、合作组织、商贸市场等9种集体增收模式,设立发展集体经济专项资金,扶持集体经济空壳村发展集体经济。把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重要抓手,按照“支部主导、群众自愿、风险共担、集体增收”的原则,由党支部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,组织村民以地入股、按股分红,目前启动103个村,入社农民4710户,集中经营土地2.36万亩,每村每年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,户均年增收2000元。村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强了,说话有人听、办事有人跟,政治领导力、群众组织力、社会号召力明显增强。

李天忠,62岁,1998年担任南李村党支部书记,2010年担任五李社区党支部书记。自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,他以“强村富民”为战略目标,按照“发展主导产业,打造和谐社区”的工作思路,推动社区科学发展,提高了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水平。他与五李社区的发展故事,充分展示了一个好的基层班子的凝聚力、号召力。

2009年,全区推行“两区同建”,五李社区被选为试点。五李社区位于我区万亩品质蔬菜基地的核心区,由南李、西李、前李、后寺、王芽合并而成,总人口3000人,760户,耕地6000亩。五李社区工程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,共拆迁房屋936座,复垦土地1048亩。三期工程全部是当年开工、当年入住,四年实现社区居民全部搬迁入住。

记者:从单独的村到人口大社区,对支部是个考验,李书记是怎样带领班子一班人转换角色的?

李天忠:住进社区,村民变居民,群众的诉求高了,对社区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更加高,我们要处处想到群众前头,社区才能更和谐。

该社区始终以党建为抓手,提出“小支部、大服务”的工作理念,社区组建了村民参与、社区委员会主导的物业管理办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建立了日常工作、经济发展、便民服务、文化生活四条工作线,党员干部分工明确、责任到人,激发了社区干部群众共谋发展的合力。目前,五李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、社区组织健全、服务功能完善,是一个治安秩序稳定、人际关系和谐、生活方式健康向上、居住环境舒适幽雅、社区管理规范有序、社区保障功能完善、生活服务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。

“村民富不富,关键在支部;村子强不强,要看‘领头羊’。 ”丁庄镇大刘村注重从班子建设入手,打造“学习型、服务型、进取型”两委班子,坚持每周一次“两委”集中学习,以学习促进能力提升,以能力提升推动工作开展;大力推行村务、财务、党务三公开;创新党员活动服务载体;倡导村内文明新风气,30年来,大刘村无一例信访、上访案件的发生。

刘恩现(有35年工龄的老支部书记,丁庄镇大刘村每次换届都是全票当选。):干部心里装着百姓,服务意识就强,做事就会以群众为先,群众也都会看在眼里。干部群众思想齐,在村庄发展上就能形成共识。

自1998年开始,在刘恩现为主的村“两委”带动下,大刘村利用地处城郊、水利资源丰富优势,开始引入蔬菜大棚种植项目,建设高标准大棚240余个,2011年,又建设百米大棚120多个,积极引进纤手西葫等优良品种,形成蔬菜种植产业,彻底改变了原先村里一穷二白的局面。2015年,该村每个百米大棚纯收入就达4万元左右。今年,大刘村迎合时代发展特色,搞起了“共享菜园”,半年就为村集体带来了3.1万元的纯收入。该村还在“共享菜园”周边规划了大型停车场和农家乐餐厅。目前,丁庄镇打算把大刘村“共享菜园”项目纳入全镇旅游规划,并将其经验在全镇推广。

在农村,基层党建促进了农村的发展进步。在城市,机关党建、“两新”组织党建,也有效带动了城市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。

杜传滨:机关党建中,我们开展了走在前、作表率活动,实施“1+N”教育模式,强化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。优化拓展机关党建阵地,推进机关党组织建设规范化、示范化、品牌化。“两新”组织建设做到“应建尽建,建优建强,全面覆盖”。目前,全区“两新”组织党组织覆盖率83.21%,省级园区党组织覆盖率80.33%。我们还选派14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,实现党建指导全覆盖,提升“两新”组织党建工作活力,共创建品牌党支部15个,优胜党支部60个。

杜传滨:哪里的党建抓得好,哪里的工作就顺,就出亮点。

赵秀珍(德州恒丰集团党委书记):非公企业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,作为恒丰人体会更深。 2008年9月,在资产负债率160%,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,正是有了党组织的凝聚力量,320多名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(其中党员150余名)纷纷入股,集资筹建了集团第一个分公司——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,拉开了恒丰发展的大幕。恒丰集团的发展史,就是党组织跟进组建、参与决策、引领企业发展的奋斗史。

德州恒丰集团是我区新型纤维纺织产业龙头企业,目前拥有26家理事单位、33家公司,企业遍布山东、宁夏、四川、新疆、云南等地,是中国新型纱线研发创新基地、山东省企业文化品牌十佳单位、全国纺织行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纺织行业先进党建工作示范企业、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。

赵秀珍:我们在企业发展历程中,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到哪,党员就走到哪、党组织就建到哪。目前,恒丰集团统筹设置了12个党组织,其中党委1个、党总支3个、党支部8个,党员412名。党群组织与企业同期成立、同期开展工作,创造了当年建厂、当年投产、当年收益的恒丰速度、恒丰神话。我们还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,构建恒丰“仁和”文化,成为集团核心竞争力,也是我们多年来居于行业翘首的“法宝”。

历史是最好的注解,现实是有力的印证。改革开放,思想是引领,党建就是凝聚人心,激励中华儿女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力量源泉。相信只要我们坚定改革理念,初心如磐,励志前行,就会收获经济发展、社会进步、人民幸福的累累硕果。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