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中的戒尺

□张振池

人到中年,工作顺利,儿 女 孝顺,生活舒 适 惬意,每每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,除了感谢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以外,令我难以忘怀的,还有我的小学老师张秀英手中的那一把小小的铁戒尺。戒尺虽小,但却透着威严,看着发怵,令人不敢贸然进犯,由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。

说起小时候那股子“倒蛋劲儿”,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,上树偷梨,下河摸鱼的事儿自然干过不少。记得那是1977年,我上小学一年级。我们村集体在村西种了一片小菜园,依稀记得菜园里当时种的有韭菜、黄瓜,还有小伙伴们最爱吃的甜瓜。当甜瓜刚刚有点熟意思的时候,我和另一个小伙伴儿就开始动心思了。白天,找个借口去菜园里喝水,趁机“侦查”一番,到了晚上,我们就悄悄下手了。可事不凑巧,竟被看菜园的老头发现了,老头边吆喝边追,我们吓得连爬带滚,结果,好端端一片瓜地,被我们踩得稀巴烂,我们也被逮个正着。这事儿先是被告诉了父母,自然,一顿棒揍是免不了的。本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,谁知,这可恶的老头竟然又告到了学校。张老师拿着戒尺,一脸的严肃,我则战战兢兢地走到她跟前,伸出左手,啪!一声响,老师的话也是掷地有声:“偷抢是丢人的行为,这事儿看你以后还敢干不”?啪!二声响,“菜园是集体的,集体的光不能沾! ”啪!三声响,“现在不好好学习,长大了难道你想去挖河? ”(那个时候在村里考不上学,18岁以后都要推着小车出河工)。张老师是个刚高中毕业回村代课的女老师,长得文文静静的,没想到打起人来却是那么狠,以至于我的手掌肿了好几天。

一把小小的戒尺,打出了我通过勤奋学习要改变命运的决心。从此,自己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,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,考试成绩年年“铁第一”,1982年小学毕业考初中,竟然考了个全镇第一。 1985年初中毕业顺利考入一家中等专业师范学校,农业户口转成了非农业,成了全村第一个靠上学吃上“公家饭”的人。而且,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在这之前,我们村从来没有出过一个中专生和大学生。村里曾专门请一位风水先生来看过,风水先生围着村子转了一圈,然后喝得晕乎乎的撂下一句话:“风水不通,难出秀才。 ”村里老少爷们正是信了他这句话,没人支持孩子念书。孩子念不到初中毕业就学个瓦匠、木匠啥的,然后就出门打工攒钱盖房娶媳妇。那年我考上以后,老少爷们不再迷信,而是全力供应孩子读书,到现在,一个只有200多口人的小村,考出的大学生已经有30多人,有几个还读了博士。

一把小小的戒尺,也打出了我一辈子的记性。到今年参加工作整整三十年了,期间,因工作需要走过6个单位,从事过不同的工作岗位,但都始终牢记着“菜园是集体的,集体的光不能沾”这句话。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,都是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,学会用底线思维来“说话办事”、“为人处世”,坚守思想道德“前线”、纪律规矩“底线”,做到思有所虑,心有所戒,行有所惧,踏踏实实干事。组织上也常常想着我,这些年光获得的荣誉证书就有一大摞。干干净净做事,清清白白做人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。

如今,张老师已随子移居重庆,那把小小的戒尺也早已不知下落,但它却牢牢的“长”在了我的心里。心中有戒尺,做事有规矩,这也许就是我人生的一点儿感悟吧!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