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引领科技支撑服务保障资源聚合 义渡口镇:多举措保夏粮丰收

□通讯员王玉欣报道

德州新闻网讯 6月1日,在义渡口镇大李村“吨半粮”区委书记指挥田,记者看到蜡黄的小麦茎秆挺拔、籽粒饱满,长势喜人。

“今年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往年,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。从市到村各级对‘吨半粮’生产能力建设都非常重视,我们坚持党建引领,设立三级书记指挥田,强化科技支撑、服务保障,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小麦高产。”义渡口镇党委书记孙丽苹介绍。

据了解,义渡口镇耕地面积7万亩,粮食面积6.5万亩,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镇。马颊河故道、新马颊河、笃马河三河穿境而过,该镇水资源丰富,农田设施完善,服务体系健全,被陵城区确定为“吨半粮”生产能力建设核心区。

该镇坚持党建引领,书记抓粮。设立区委书记指挥田1000亩、镇党委书记指挥田500亩,每个村设村党支部书记指挥田100亩,镇抓示范方,村抓样板田。干部重视,带动了群众重视,加大对小麦的管理与投入。

聚焦科技支撑,配套技术集成。义渡口镇立足智慧农业先行区的定位,与山东农业大学、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合作,研究制定小麦玉米产业大数据标准、采集体系,构建“吨半粮”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,实现生产场景的全景立体展示。通过数据的自动接收、智能化分析,进行预警、监测,并根据监测结果指挥智能农机全程机械化、水肥一体化管控,打造标准化生产、标准化管理、智慧化经营的无人智慧农业模式。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带领的院士团队,为“吨半粮”建设提供技术集成方案,并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定期开展培训,深入田间进行技术指导,科技支撑“吨半粮”生产能力建设。自小麦播种以来,院士团队的专家到该镇实地考察指导“吨半粮”建设20余次。山东鲁研公司技术执行组围绕选种、播种、施肥、灌溉、喷药等环节全程跟进,筛选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、优质、多抗小麦和玉米品种;严格落实统一供种、统一深耕、统一播种、统一配方施肥、统一病虫草害防治、统一管理的“六统一”模式。目前,项目区统一浇水2次,一喷三防(杀虫剂、杀菌剂、叶面肥)3次。

提升服务能力,夯实保障基础。该镇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通过对沟渠、田间路、灌溉井、桥涵的综合治理,达到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、藏粮于地的目标,2023年可实现高标准农田基本覆盖。在“吨半粮”建设示范区内规划建设为农服务中心一处,确保高产集成技术快速落地,实现提质增产。“今年小麦没有发生条锈病,得益于在小麦条锈病防治的关键时期,我们合作社联系了无人机喷洒农药,做到了飞防无遗漏、无死角。”冷家村党支部书记冷相升说。

统筹项目资源,多方发力有序推进。围绕“吨半粮”建设,该镇谋划德州市陵城区农村技能人才培训中心项目(东部片区)、为农服务中心、小麦良种繁育数字化示范基地、种子博物馆、无人农场等项目。从人才培训、托管服务、良种研发、科研展示、智慧农业等方面齐头并进,向“吨半粮”创建目标全面发力。目前,整合项目资金2亿元,投入“吨半粮”生产能力建设。

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德州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 德州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德州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、数量较多,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,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,请主动与本网联系,提供相关证明材料,我网将及时处理。